[转载]张晓东:多方维度看手机笑谈应用百般味
2009年10月28日【访谈背景】:中国移动开发者社区,自从上线以来招揽了大量移动应用爱好者和开发人员的关注,在他们当中不乏有佼佼者,移动应用的未来就掌控在他们的手中,让我们一同去见识他们的风采,共同去见证“移动改变生活”的境界。本期我们的嘉宾是移动应用个人开发者——张晓东。
【前言】:2009年 10月23日,张晓东应邀接受我们专访。他告诉我们,他是一早7点多就起床做功课,将主要观点记在本上以免遗漏;而且随身携带U盘,以备不时之需;还有, 他说他知道我们这儿很冷,所以特意穿了件长袖衬衫,呵,看来为了这次访谈,张晓东是做足了准备工作,而他的观点也同样足够新颖与独特。
张 晓东访谈现场
甜 蝎王子 张晓东
说 起手机 侃侃而谈
谈 起《易经》 也是如此投入
【新锐亮点】
张晓东1998年就读于 内蒙古电子信息学院的电子产品营销与维护专业,酷爱电脑,从286时代即开始“触电”;喜欢冲浪,作为第一批网民从上个世纪末便已尝试“触网”。而对于手 机,同样热衷,很早便开始研究各种手机的外观、性能及卖点。除此之外,张晓东本人从2005年就开始使用智能手机,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体验者。在其职业生 涯中,跨越策划、研发、市场等几大领域,加之后期对于《易经》的学习,使其不仅对于手机市场独具慧眼见解独到,更能够以天地万物之卦象来衡量事态的发展。 真可谓融古贯今、旁征博引,生动鲜活。
手机应用步入“大众服务大众”,“造富时代”来临
2005年至2007年,张晓东时任网易互动娱乐有限公司华南区客户经理,当时就开始对手机的性能进行研究,也见证了很多国产、国际品牌手机的发展历程。
2005年时,国内的手机市场非常活跃,知名的手机生产厂商有20多家,营销宣传上,无一例外,全部是请当红的女明星来做手机代言,章子怡、张曼玉等都有代言,这个时候产品性能以外观为主。
后来提出了“聪明手机”概念,多普达请了陈道明,摩托罗拉请小贝代言刀锋系列,当年夏新A8有一款可以跳舞的手机卖得很好;而摩托罗拉刀锋系列在中国也砸下几十个亿的销售额;韩国LG的巧克力手机投了4个亿的广告,却带来了3倍的收益。
那时已可见智能手机的初倪。但直到苹果推出iPhone,虽然全球只有3款手机,但营销做得非常好,尤其是故事营销,这个时候才出现颠覆性的意义,手机比拼由外观慢慢过渡到内涵竞争,即到了竞争连接外观内观的“中间件”状态。
而谈到目前的手机应用开发者,张晓东认为大多数手机开发人员是从原来的程序员转入,毕竟还没有院校开设此专业,虽然有一些民办学校已经开始进行手机开发相关专业的招生,不过井喷时代还没来到,只有当人才井喷之时,才会有更多的应用精品出现。
至于通过手机应用来造富,张晓东以当年超女为例,认为超女的出现具备颠覆性的意义,那时是 “大众娱乐大众”,全民都在参与,而且能参与进来。而我们现在的有些项目是大众无法参与的,到了我们每个大众都可以参与创意,参与开发产品,开发出的产品 再服务于大众,即到了“大众服务大众”的时候,才真正是“造富时代”的到来。
成功的作品集创意、开发、美工和人体工程学于一体
为什么精典的手机应用作品不多?张晓东认为,主要原因在于创意的人在天上,编程的人在地上, 这中间的纽带差得太远。所以,如果我们的创意者懂一点编程,大体上知道如何在手机上实现,那么他就可以从大气层上下来,通过创意描述和草图来体现产品交 互,这样编程人员就可以借鉴并落实。
张晓东将一个成功的应用作品解剖为四个部分:创意、开发、美工和人体工程。现在好的创意比较 少,但有的创意却无法落实,而开发者却缺少优秀的创意,有的作品出来了但界面不够美观,还要考虑人体工程学。人人都可以创意,但有的创意不够现实,而编程 高手一般都不爱与人交流;懂市场不懂研发,懂研发的不懂销售,做美工的又有点偏执,人体工程学又不考虑技术难关。这几个人很难坐在一起,所以一个成功的作 品要集这四方面于一体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。
开发者应身体力行 亲身体验才能开发出优秀作品
说起手机,张晓东海阔天空颇有谈资;讲起应用,他也是侃侃而谈。
我这个人比较注重细节。我最近参加一些活动发现一个不好的现象。我发现有很多开发者使用的还是NOKIA3开头的手机,开发者本身并没有一款真正的智能手机来体验,很难开发出优秀的作品的。
在这点上我们应该向我们的董事长王建宙学习,他在北京行驶在二三环路上发觉TD信号不好,马上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整改,他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体验者。而我们的开发者的手机根本还没有智能性,反而还在开发智能手机应用,这一点不太好。
而当我们问及他本人在使用哪款手机时,他笑答:我从05年就开始使用智能手机,而且最近用键盘不太会打字,一直在手写。但我不想给它做广告……
杀手级的应用并非颠覆性、革命性 而是平凡、简单、实用
什么是杀手级的应用?对此张晓东我们要推翻一个概念:杀手级应用不是颠覆者,也不是革命者,真正的杀手杀人于无形之中。所以杀手级应用一般都很简单、很平凡,但很实用。比如有的手机的电话本和备份功能,很平凡很实用,我们可以称之为杀手级的应用。
而提到Mobile Market上的来电通,张晓东则用“打包”来形容,鸡蛋也吃,面包也吃,但打包成蛋糕就人人爱吃。来电通也一样,它是将几个小应用打包成一个软件,使用起来更加方便,所以说来电通可以算作是杀手级的应用。
成功的应用作品免费只是过程 收费一定必然
关于MM目前还尚处于免费下载推广期,至于以后收费与不收费的问题,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,也是涉及到广大开发者自身利益的话题。
而对于免费,张晓东认为,大部分人都喜欢免费,但如果免费了就做不出精品。有些产品在投入大 量的研发之后,要是不收费,那不符合商业道德。至于如何去收费,最终是要让我们的开发者一定要赚到钱,如果开发者不赚钱则难以支撑;如果我们移动不赚钱也 不符合商业模式;同时又要平衡用户的需求,只有整合这三方面的利益才能够长远发展。
在国外有款软件,可以通过摄像头与手机建立联接,这样可以使用手机监控自己想要监控的区域。 比如可以监控装修的人,还可以看下我们的孩子在做什么;还可以看看父母,今天在家炒了什么菜,然后就回家吃饭了。对于这样的产品就一定要收费。还有医学应 用的软件,可以用程序测血糖浓度,如果免费人们反而不敢用,而且收费还不能太低,市场确实很大。
张晓东策划创意作品——手机做鸡蛋
作为一个开发者,一定要有其代表的作品,张晓东的很多作品还都在创意阶段,而且他每看到一种创意就能延伸至多种。当然在做策划时会遇到瓶颈,后来他去学习《易经》,了解宇宙万物的变化,于是思路就开阔了,感觉豁然开朗。
我们来看张晓东如何使用手机做鸡蛋的?鸡蛋有103种做法,我们用手机来做第104种鸡蛋。 可以在手机内随机地打开一个鸡蛋,有时候可能不小心打开一个双黄蛋,然后在手机内根据时间来煎、炒到熟,根据火候的不同,会出现不同的结果,时间长可能会 糊、焦。为此,他还也在收集各种做饭的音效。这样的作品很无聊但很贴近生活,有时玩的游戏就是在对抗“寂寞”。
与张晓东聊了一个小时,他丰富的阅历和多领域的知识让我们大开眼界,在随后为您奉上采访花絮以示娱乐。
【采访花絮】
——“树大有枯枝,人多有白痴”,我们不要怕同质化,先要把量做起来,然后由用户去下载、去评价。
点评:先有量再保质,扩量保质。
——目前手机的智能化在市场的占有率只有20%,我的期望值是1/3,即到了33%的占有率时就已经非常可怕。为什么说1/3?我们上面有父有母,他们是不用智能手机的,这就是1/3.
点评:距离只有13%!这个差距相信会让很多人兴奋!
——我是出生在天蝎座的第一天,所以我的昵称是“甜蝎王子”。
点评:一语道破天机,如此昵称可谓煞费苦心啊!
——我是内蒙古人,在内蒙古上学,毕业之后一脚就跨到了广州。
点评:这一脚步子可够大,原有一桥飞架南北,现有一脚跨跃华夏。
——在这里我要主动提出一点,我感觉你们的服务态度跟以前有较大的不同。我10月14日参加完你们的活动后,在论坛里发了一篇《四个维度调理开发者论坛》的贴子,很快我发现就有了回应,我的观点有的已被采纳而且已有改观;包括你们这次采访工作也是做得很细腻,很好。
点评:移动MM的发展依托于开发者社区,开发者社区的发展无法脱离开发者的支持,为你们服务也是为MM服务,鱼水相连,我们共同进步!
【附:张晓东个人简介】
张晓东于10月14日开发者交流会照片
张晓东,接近而立之人,源于对新生事物的爱好,多年来一直坚持追求与拼搏,在多个领域有自己 的建树。先后接受过CEMC中国高级职业经理人认证、北京新东方教育学校网页设计师认证、中山大学继教院《在职MBA工商管理硕士》等教育培训。并获得中 国究策划研究院认证策划师、中国CEO高峰论坛总策划等多项荣誉。曾参与策划中国移动“全球通VIP讲堂”、操刀“中国CEO年度高峰论坛暨十大杰出 CEO评选”等多种活动。现作为个人开发者,时时关注Mobile Market成长,并希望通过此平台,结交更多圈内人士。
本文转载自中国移动开发者社区,原文:http://dev.chinamobile.com/cmdn/supesite/newdev.news.php?id=960&type=detail
分类:网络文摘 | 标签: 人物手机网络 | 查看:11756